联系方式

15327476869

15327476869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船载襄阳液态二氧化碳装卸作业时,应如何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所属分类: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 2025-08-19    作者:湖北信安达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船载襄阳液态二氧化碳装卸作业的应急响应需围绕 “快速控制泄漏、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事故升级” 展开,结合船舶环境特性和《船载液态二氧化碳装卸作业指南》(2025)等规范,具体措施如下:

一、应急响应体系构建与准备

  1.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 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泄漏、火灾、爆炸等场景的处置流程,包括人员疏散路线、设备关停顺序、外部联络方式等。
    • 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每季度至少 1 次),模拟不同泄漏场景(如阀门泄漏、管道破裂),重点检验以下环节:
      • 人员响应速度:船员能否在 3 分钟内到达集合点并穿戴防护装备;
      • 设备操作熟练度:能否正确使用紧急切断系统(ESD)和紧急脱离装置(ERC)快速切断管路连接;
      • 通信协同能力:船岸间能否通过甚高频 16 频道、卫星电话等多渠道实时共享信息。
  2. 应急设备配备与维护
    • 船上需配备以下核心设备并定期检查:
      • 堵漏工具:阀门堵漏夹(适配 DN25-DN100 口径)、法兰堵漏垫片(耐低温 - 50℃)、快速密封胶带;
      • 防护装备:正压式呼吸器(供气时间≥30 分钟)、防寒服(耐 - 60℃)、护目镜;
      • 监测设备: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仪(量程 0-50000ppm,精度 ±2%)、红外热成像仪(用于检测低温泄漏区域);
      • 消防设备:船用二氧化碳灭火器(MT/5 型,射程≥2.5 米)、高压水雾系统(覆盖装卸区域)。
    • 设备维护要求:
      • 正压式呼吸器每 15 天进行气密性测试,气瓶压力不足需及时充装;
      • 红外热成像仪每月校准,确保温度检测误差≤±2℃。

二、泄漏应急处置流程

  1. 现场控制与人员撤离
    • 一级响应(轻微泄漏)
      • 立即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使用肥皂水或检测仪确认泄漏源;
      • 佩戴防寒手套和护目镜,用堵漏夹具或密封胶带临时封堵;
      • 开启局部通风设备(如防爆风机),将泄漏区域二氧化碳浓度降至 1% 以下。
    • 二级响应(大量泄漏)
      • 触发全船警报,通过广播通知人员按预定路线撤离至上风方向集合点(远离船舶下风舷至少 50 米);
      • 启动紧急切断系统(ESD),切断装卸管路和储罐连接,同时关闭船舶动力系统以避免火花;
      • 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划定冷量扩散范围,禁止人员进入结霜区域(可能存在低温冻伤风险)。
  2.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
    • 实时监测
      • 在泄漏点周边 10 米、50 米、100 米处设置监测点,每 5 分钟记录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风速;
      • 若浓度超过 5000ppm,扩大警戒范围至 200 米,并通知港口调度限制周边船舶通航。
    • 污染控制
      • 泄漏至水域时,使用围油栏拦截液态二氧化碳扩散,避免其汽化后形成窒息性气团;
      • 对结冰区域喷洒温水(水温≤40℃)加速融化,防止船体结构受损。

三、特殊场景应急响应

  1. 同步作业风险管控
    • 若装卸作业与燃料加注、乘客上下船等操作同步进行,需优先暂停非必要活动:
      • 泄漏发生时,立即终止燃料加注并撤离加油船;
      • 关闭客舱通道,引导乘客至安全甲板并分发应急呼吸器。
  2. 船舶结构安全保障
    • 泄漏导致船体结冰时,需评估船舶稳性:
      • 测量左右舷吃水差,若超过 0.5 米,通过压载水调整平衡;
      • 对结冰区域进行局部加热(使用热水喷淋,避免明火),防止冰层增加船舶重量。

四、外部协调与事后处置

  1. 船岸联动机制
    • 事故发生后 10 分钟内,通过以下方式请求支援:
      • 向港口应急中心报告泄漏量、浓度范围和风向,请求派遣消防船和清污队伍;
      • 联系二氧化碳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如储罐排空方案)。
  2. 事故调查与恢复
    • 泄漏控制后,由专业机构进行以下工作:
      • 检测储罐和管路的压力、真空度(低温储罐真空度需≤10Pa),确认无潜在泄漏点;
      •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检测,确保二氧化碳浓度降至 500ppm 以下方可恢复作业。
    • 编写事故报告,分析原因(如垫片脆化、操作失误),并纳入船员培训案例fj.chinamine-safety.gov.cn

五、关键操作注意事项

  • 阀门操作禁忌
    • 低温储罐液相阀门冻结时,严禁用工具强行开启,应使用温水解冻(水温≤40℃);
    • 紧急脱离装置(ERC)启动后,需检查管路接口是否残留液态二氧化碳,避免二次泄漏。
  • 防护装备使用
    • 正压式呼吸器使用前需确认气瓶压力≥28MPa,面罩密封测试合格(呼气后无泄漏);
    • 防寒服穿戴时需确保袖口、领口密封,避免低温气体侵入。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性降低船载襄阳液态二氧化碳装卸作业的风险,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