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冷系统
(1)氨制冷机房及其控制室与加工间、冷库或仓库库房贴邻建造时,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且氨制冷机房及其控制室屋面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2)氨制冷机房与其控制室贴邻建造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隔开,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氨制冷机房与其控制室之间隔墙上的观察窗应为固定防火窗,观察窗的位置应便于室内人员巡视氨制冷机房设备运转情况,且确保24h有人值守;当确需设置连通门时,应采用开向制冷机房的防火门。
(3)氨制冷机房及其控制室和变配电所安全出口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4)变配电所与氨制冷机房及其控制室、冷库或加工车间贴邻建造时,其共用的隔墙应为防火墙。变配电室门口应设置挡板,门、窗、自然通风的孔洞用金属网和建筑材料封闭。
(5)氨制冷机房事故排风量应按183m3/(m2?h)进行计算确定,且最小排风量不应小于34000m3/h。事故排风机的排风口应位于侧墙高处或屋顶。在控制室排风机控制柜上和制冷机房门口外墙上应安装人工启停控制按钮,并应设事故电源供电。
(6)氨制冷机房门口外侧便于操作的位置,应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和氨泵电源的事故总开关。
(7)冷库库房外部、氨制冷机房外部应按GB 50016、GB 50974的有关要求设置消火栓,并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冷库库房内应设应急照明与呼叫报警装置。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小于150m,消火栓应与氨制冷机房门口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大于15m。冷库库房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穿堂或楼梯间内,当其环境温度低于0℃时,室内消火栓系统可采用干式系统,但应在首层入口处设置快速接口和止回阀,管道处应设置自动排气阀。
(8)低压循环贮液器和中间冷却器应设高液位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应引至控制室。
(9)氨制冷机房内的储氨器上方宜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喷淋范围内不宜设置无防潮设施的电器设备。
(10)制冷系统宜装设紧急泄氨器,紧急泄氨器设计应符合JB/T 7658.12的有关要求。
(11)冷凝器、贮液器、排液器、低压循环桶、中间冷却器等附属制冷设备,均应安装安全阀,确保达到整定压力时安全阀能自动开启。水冷冷凝器应设断水报警装置;蒸发式冷凝器应增设压力表、安全阀及风机故障报警装置。
(12)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制冷系统的安全总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建筑物的屋脊5m,并应采取防止雷击、防止雨水和杂物落入泄压管内措施。
(13)快速冻结装置应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作业间应结构完整,且作业间内同一时间作业人员人数不应超过9人。
(14)冷库的库房与加工车间贴邻建造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确需开设相互连通的人行开口时,应采取防火隔间措施进行分隔。
(15)新建(含改、扩建)氨制冷系统的热氨融霜应采用自动控制融霜。热氨融霜供气管道应设置融霜压力控制装置。
(16)制冷系统用压力容器、加氨站集管,以及氨液体、气体分配站集管和空气分离器的回气管,均应安装氨专用压力表。安装位置距操作者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m,且应清晰可见。压力表选用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位于制冷系统高压侧的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不应低于1.5级;
②位于制冷系统低压侧的真空压力表不应低于2.5级;
③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的量程不应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不应大于工作压力的3倍。